峰值超调量:系统响应达到的最大峰值与目标行程值的差值占目标值的百分比,反映系统的过度响应程度,测量范围0%~100%,精度±1%。
调整时间:系统从输入指令开始到输出量稳定在目标值允许误差范围(通常为±2%或±5%)内的时间,体现系统进入稳态的快慢,时间范围0.1s~100s,分辨率0.01s。
上升时间:输出量从目标值的10%上升到90%所需的时间,反映系统的响应速度,范围0.01s~10s,精度±0.5%。
稳态误差:系统稳定后输出量与目标行程值的偏差,体现系统的定位精度,误差范围-10%~+10%,分辨率0.1%。
超调衰减比:相邻两个超调峰值的比值,反映系统振荡衰减的速度,范围1:1~10:1,精度±0.05。
振荡次数:系统响应中超过目标值的振荡次数,体现系统的稳定性,计数范围0~10次,分辨率1次。
输入指令频率:检测时输入的指令信号频率,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,范围0.1Hz~100Hz,精度±0.1Hz。
目标行程设定值:检测中设定的目标位移或角度值,是计算超调量的基准,位移范围1mm~1000mm(分辨率0.01mm),角度范围1°~360°(分辨率0.1°)。
负载变化下的超调量:被测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(如额定负载的0%、50%、100%、150%)下的超调量变化,反映系统对负载波动的适应能力,超调量变化率±2%。
重复超调量:多次(通常为5~10次)重复输入同一指令时,超调量的一致性,体现系统的重复性精度,重复精度±0.5%。
动态响应延迟时间:从输入指令发出到系统输出开始响应的时间,反映系统的滞后特性,范围0.01s~1s,分辨率0.001s。
抗干扰超调量:被测系统在受到干扰信号(如电源电压波动±10%、负载突变±20%)时的超调量增量,体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,超调量增量≤5%。
伺服控制系统:包括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、机床伺服系统、液压伺服系统等,检测其在位置控制模式下的行程超调量,评估动态性能。
工业机器人:涵盖关节机器人、SCARA机器人、delta机器人等,检测其末端执行器在直线或圆弧运动中的行程超调量,确保定位准确性。
数控机床:包括数控车床、数控铣床、加工中心等,检测其刀架、工作台或主轴在快速移动或切削运动中的行程超调量,符合加工精度要求。
自动化输送设备:如皮带输送机、直线模组、链式输送机等,检测其输送机构在启动或停止时的行程超调量,防止物料偏移。
液压气动系统:包括液压油缸、气动气缸、液压马达等,检测其活塞或转子在运动中的行程超调量,确保液压气动系统的稳定性。
电梯系统:检测电梯轿厢在升降过程中的行程超调量,特别是平层时的超调,保证乘客舒适度和运行安全。
医疗设备:如手术机器人手臂、康复训练设备、医疗影像设备(如CT机滑环)等,检测其运动部件的行程超调量,确保操作精度。
航空航天设备:包括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、卫星天线指向系统、火箭伺服机构等,检测其在极端环境下的行程超调量,保障航天设备的可靠性。
汽车电子:如汽车电动座椅、电动车窗、电动后视镜等,检测其运动部件的行程超调量,提升用户体验。
精密仪器:包括坐标测量机、激光切割机、3D打印机等,检测其工作台或打印头的行程超调量,保证测量或加工精度。
机器人末端执行器:如夹持器、吸盘、焊枪等,检测其在抓取或放置物料时的行程超调量,防止损坏工件。
包装机械:如包装机的进料机构、封口机构、贴标机构等,检测其运动部件的行程超调量,确保包装精度和效率。
GB/T 18459-2001 工业机器人 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:规定了工业机器人行程超调量的检测方法,包括试验条件、测量仪器、数据处理等要求。
ISO 9283:1998 工业机器人 性能规范和试验方法:包含行程超调量的定义、测量程序及合格判定准则,适用于各类工业机器人。
ASTM E2309-04(2019) 伺服系统动态性能测试标准:涉及峰值超调量、调整时间、上升时间等动态参数的检测方法,适用于电动、液压伺服系统。
GB/T 34870-2017 机床数控系统 性能测试规范:规定了数控系统驱动的工作台、刀架等部件行程超调量的检测方法,包括指令信号类型、采样频率等要求。
ISO 10218-1:2011 工业机器人 安全要求 第1部分:机器人本体:提及行程超调量对机器人安全运行的影响,要求其超调量不超过设计限值。
ASTM F1574-00(2015) 直线运动系统性能测试标准:包含直线运动系统(如直线模组、线性导轨)行程超调量的测量方法,规定了试验载荷、速度等条件。
GB/T 2611-2007 试验机 通用技术要求:规定了试验机(如材料试验机、疲劳试验机)行程超调量的检测精度,要求其误差不超过±1%。
ISO 1328-1:2013 齿轮 轮齿误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第1部分:圆柱齿轮:涉及齿轮传动系统的超调量检测,要求齿轮啮合时的行程超调量不影响传动精度。
ASTM D4488-07(2017) 液压系统动态性能测试方法:包含液压油缸行程超调量的检测,规定了压力、流量等测试条件,精度要求±0.5%。
GB/T 17421.1-1998 机床检验通则 第1部分: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:提及工作台行程超调量的检验,要求其不超过机床几何精度的10%。
高精度位移传感器:用于实时采集被测系统输出的实际行程值(位移或角度),为超调量计算提供基础数据,测量范围0~1000mm(位移)或0°~360°(角度),分辨率0.001mm或0.01°,线性误差±0.01%。
动态信号分析仪:对输入指令信号(如电压、脉冲)和输出行程信号进行同步采集与分析,提取峰值超调量、调整时间、上升时间等动态参数,频率范围0~100kHz,采样率1MHz,通道数8路。
伺服系统测试仪:专门用于测试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,可输出模拟指令信号(如梯形波、正弦波),同时采集伺服电机或执行机构的反馈信号(位移、速度、电流),计算超调量,支持PWM、模拟电压(0~10V)等指令类型,精度±0.1%。
工业机器人性能测试仪:通过光学跟踪或激光测量技术,跟踪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,实时测量其在不同指令(如G代码、关节指令)下的行程超调量,精度±0.01mm,支持多轴(最多6轴)同步检测。
液压系统动态测试仪:用于检测液压油缸、液压马达的行程超调量,可测量油缸的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及系统压力,压力范围0~31.5MPa,位移分辨率0.01mm,采样率10kHz。
数控系统测试平台:模拟数控系统的输入指令(如G00快速移动、G01直线插补),采集工作台或刀架的实际位移信号(通过光栅尺或编码器),计算超调量,支持FANUC、SIEMENS、三菱等主流数控系统,精度±0.005mm。
直线运动系统测试仪:用于检测直线模组、皮带输送机、线性导轨等直线运动系统的行程超调量,可测量其在启动、停止或匀速运动中的位移变化,速度范围0~10m/s,分辨率0.01mm,重复性±0.02mm。
角度位移传感器:用于测量旋转类系统(如机器人关节、机床主轴、伺服电机转子)的角度超调量,采用光电编码或磁电式原理,测量范围0°~360°,分辨率0.01°,响应时间≤1ms。
数据采集系统:同步采集输入指令信号(如PLC输出的开关量、模拟量)和输出行程信号(如位移传感器的电压信号),通过软件(如LabVIEW、MATLAB)计算超调量,通道数16路,采样率100kHz,精度±0.5%。
运动控制卡:用于生成精确的输入指令信号,控制被测系统(如直线模组、机器人)运动,同时采集反馈信号(位移、速度),计算超调量,指令分辨率0.001mm(位移)或0.01°(角度),支持脉冲输出(最高1MHz)和模拟输出(0~10V)。
激光干涉仪:用于高精度测量被测系统的行程超调量,通过激光干涉原理实现非接触式测量,测量范围0~10m,分辨率0.001μm,精度±0.5ppm,适用于要求极高精度的场合(如坐标测量机、精密机床)。
销售报告:出具正规第三方检测报告让客户更加信赖自己的产品质量,让自己的产品更具有说服力。
研发使用:拥有优秀的检测工程师和先进的测试设备,可降低了研发成本,节约时间。
司法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检测产品,进行科研实验,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、公正、准确的检测数据。
大学论文:科研数据使用。
投标:检测周期短,同时所花费的费用较低。
准确性较高;工业问题诊断:较短时间内检测出产品问题点,以达到尽快止损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