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冲群干扰电压峰值:测量注入到设备的脉冲群干扰信号的最高电压值,是评估设备抗扰能力的核心参数,检测范围通常为0.5kV~4kV(根据IEC 61000-4-4等标准调整)。
脉冲群重复频率:统计单位时间内注入的脉冲群数量,反映干扰的频繁程度,标准要求通常为1kHz~100kHz(如IEC 61000-4-4规定为5kHz或100kHz)。
脉冲上升时间:脉冲信号从10%峰值上升到90%峰值的时间,是脉冲群干扰的关键特征,检测要求≤5ns(IEC 61000-4-4规定为5ns±3ns)。
脉冲下降时间:脉冲信号从90%峰值下降到10%峰值的时间,影响干扰信号的能量分布,检测范围通常为10ns~100ns(根据标准调整)。
脉冲群持续时间:单个脉冲群的总时长,反映干扰的持续作用时间,检测值通常为15ms~300ms(如IEC 61000-4-4规定为15ms)。
脉冲群周期:两个连续脉冲群之间的时间间隔,决定干扰的周期特性,标准值通常为0.1s~1s(IEC 61000-4-4规定为0.1s)。
共模干扰抗扰度:评估设备对共模(干扰信号施加在设备端口与接地之间)脉冲群的抵抗能力,检测时将干扰注入电源或信号端口与接地之间。
差模干扰抗扰度:评估设备对差模(干扰信号施加在设备端口之间)脉冲群的抵抗能力,检测时将干扰注入电源或信号端口的两根导线之间。
设备工作状态评估:在脉冲群干扰注入期间,观察设备是否保持正常工作(如无死机、重启、数据丢失等异常),是检测的核心判据之一。
误动作次数统计:记录设备在规定次数(如100次)脉冲群注入下的误动作次数,判断是否符合标准限值(如误动作次数≤1次)。
恢复时间测试:测量设备在脉冲群干扰结束后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,标准要求通常≤100ms(根据设备类型调整,如工业控制设备要求更严格)。
脉冲群波形一致性:验证注入的脉冲群信号波形是否符合标准要求(如上升时间、下降时间、脉冲宽度等参数),确保检测的规范性。
工业控制设备: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、工业计算机(IPC)、伺服驱动器、人机界面(HMI)等,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,需应对车间内变频器、电机产生的脉冲群干扰。
医疗电子设备:心电监护仪、超声诊断仪、医用影像设备(CT、MRI)、输液泵等,保障医疗设备在电磁干扰下的测量准确性和患者安全。
汽车电子部件:发动机控制单元(ECU)、车身控制模块(BCM)、车载娱乐系统、自动驾驶传感器(雷达、摄像头)等,适应车辆内部点火系统、电机产生的脉冲群干扰。
通信设备:路由器、交换机、基站设备、光端机、卫星通信终端等,确保通信链路在脉冲群干扰下的信号传输稳定性。
消费电子设备: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智能家电(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)、智能手表等,提升家用电子设备在电源波动或外部干扰下的抗扰性能。
航空航天电子设备:机载导航系统(GPS、惯性导航)、卫星通信设备、舱内控制装置(自动驾驶仪、座舱显示系统)等,满足航空航天高可靠性电磁环境要求。
电力电子设备:变频器、不间断电源(UPS)、光伏逆变器、充电桩等,应对电力系统中开关操作产生的脉冲群干扰。
轨道交通设备:列车控制系统(ATP、ATO)、信号传输设备(轨道电路、转辙机)、乘客信息系统(PIS)等,保障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军事电子设备:雷达系统、通信终端(对讲机、短波电台)、武器控制单元(导弹制导系统、火炮控制系统)等,适应军事战场复杂电磁环境。
物联网(IoT)设备:智能传感器(温度、湿度、压力)、物联网网关、无线通信模块(Wi-Fi、蓝牙、LoRa)等,确保物联网节点在脉冲群干扰下的可靠连接。
仪器仪表设备:数字万用表、示波器、信号发生器、频谱分析仪等,保障测试测量设备在电磁干扰下的精度和稳定性。
IEC 61000-4-4:2012:电磁兼容性(EMC)- 试验和测量技术 -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,规定了脉冲群干扰的波形参数、注入方式、试验程序及设备响应判据,是国际通用标准。
GB/T 17626.4-2018: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,等效采用IEC 61000-4-4:2012,是我国电子设备脉冲群抗扰检测的国家标准。
EN 61000-4-4:2012: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,针对欧洲市场的电子设备,规定了脉冲群抗扰的试验方法和限值要求,与IEC 61000-4-4一致。
ANSI C63.16-2017:美国国家标准 电磁兼容性 电子设备的脉冲群抗扰度试验,适用于通信、消费电子、工业控制等领域,包含具体的试验配置和判据。
ISO 11452-4:2015:道路车辆 电磁兼容性 第4部分:车外辐射源的抗扰度 脉冲群干扰,针对汽车电子部件的脉冲群抗扰检测,规定了试验方法和限值。
IEC 60601-1-2:2014:医用电气设备 第1-2部分: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电磁兼容性,包含医用电子设备的脉冲群抗扰检测要求,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。
GB/T 21437.2-2008: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磁骚扰 第2部分: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,涉及汽车电子设备对沿电源线传导的脉冲群干扰的抗扰度要求。
IEEE C37.90.1-2008:电力系统继电器和保护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,包含脉冲群抗扰检测条款,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继电器和控制设备。
MIL-STD-461G:2015:军事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,包含脉冲群抗扰检测(如CS118条款),适用于军事电子设备。
ITU-T K.21:2005:电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脉冲群抗扰度试验,针对电信设备(如交换机、基站)的脉冲群抗扰检测。
脉冲群发生器:产生符合IEC 61000-4-4、GB/T 17626.4等标准要求的重复性脉冲群干扰信号,核心功能是输出规定电压峰值(0.5kV~4kV)、重复频率(1kHz~100kHz)、上升时间(≤5ns)的脉冲群信号,支持共模和差模注入方式。
数字示波器:捕捉设备输入/输出端的脉冲群信号波形,分析脉冲的上升时间、下降时间、持续时间等参数,具备高带宽(≥100MHz)、高采样率(≥1GS/s)的特点,确保波形测量的准确性。
电压探头:配合示波器使用,用于测量设备端口的脉冲群电压峰值,具备高输入阻抗(≥10MΩ)、低电容(≤10pF)的特性,减少对被测信号的影响,测量范围覆盖0.5kV~4kV。
电流探头:用于测量脉冲群干扰注入时的回路电流(共模或差模),评估干扰信号的传导路径,具备宽频率范围(DC~100MHz)、高灵敏度(≤1mA)的特点,支持与示波器或频谱分析仪连接。
抗扰度测试系统:集成脉冲群发生器、示波器、探头、模拟负载等设备,实现自动化测试流程(如信号注入、数据采集、结果分析),支持多种标准(IEC 61000-4-4、GB/T 17626.4、ISO 11452-4)的测试,提高检测效率。
电磁干扰(EMI)接收机:用于监测设备在脉冲群干扰下的辐射发射,判断设备是否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,具备宽频率范围(10kHz~1GHz)、高灵敏度(≤-120dBm)的特点,支持峰值、平均值、准峰值检测。
设备模拟负载:模拟设备正常工作时的负载状态(如电阻性、电感性、电容性负载),确保检测过程中设备处于真实工作条件,负载值可根据设备参数调整(如电阻负载10Ω~10kΩ,电感负载1mH~100mH)。
耦合/去耦网络(CDN):用于将脉冲群信号耦合到设备的电源或信号线上,同时防止干扰信号反馈到电网,保护测试系统,支持交流(AC)和直流(DC)电源端口,耦合方式包括共模和差模。
误动作监测系统:实时监测设备在脉冲群干扰下的工作状态,记录误动作次数(如死机、重启、数据丢失),具备自动计数、报警功能,支持与测试系统联动,实现误动作的自动统计。
接地系统:提供稳定的接地参考,减少接地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,符合IEC 61000-4-10标准对测试环境接地的要求,接地电阻≤0.5Ω,接地母线采用铜质材料,截面积≥35mm²。
销售报告:出具正规第三方检测报告让客户更加信赖自己的产品质量,让自己的产品更具有说服力。
研发使用:拥有优秀的检测工程师和先进的测试设备,可降低了研发成本,节约时间。
司法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检测产品,进行科研实验,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、公正、准确的检测数据。
大学论文:科研数据使用。
投标:检测周期短,同时所花费的费用较低。
准确性较高;工业问题诊断:较短时间内检测出产品问题点,以达到尽快止损的目的。
国家标准
行业标准
地方标准
国际标准
其他标准
*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yjssishiqi.com/showinfo-4-94-0.html
上一篇:超声波局放检测
下一篇:绝缘电阻在线监测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