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闸缓冲力峰值:检测缓冲装置在合闸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冲击力,测量范围0~50kN,精度±1%。
缓冲行程:测量缓冲装置在合闸冲击下的压缩或拉伸距离,范围0~100mm,分辨率0.01mm。
缓冲力-行程曲线:记录缓冲力随行程变化的关系,要求曲线重复性误差≤2%。
缓冲响应时间:从合闸信号发出到缓冲装置开始作用的时间,范围0~100ms,精度±0.1ms。
合闸末速度:检测合闸动触头在缓冲结束时的速度,范围0~2m/s,精度±0.01m/s。
缓冲能量吸收量:计算缓冲装置吸收的总能量,范围0~1000J,精度±2%。
缓冲装置疲劳寿命:模拟合闸循环次数,记录缓冲性能下降至初始值80%时的次数,范围0~10^6次。
温度对缓冲特性影响:在-40℃~+85℃环境下检测缓冲力变化率,要求变化率≤5%。
缓冲装置刚度:计算缓冲力与行程的比值,范围0~1000N/mm,精度±1%。
合闸冲击加速度:测量动触头在合闸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,范围0~1000m/s²,精度±1%。
缓冲装置滞后特性:检测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缓冲力的差异,滞后率≤5%。
环境湿度影响:在相对湿度30%~90%RH下检测缓冲力变化,变化率≤3%。
高压断路器:包括SF6断路器、真空断路器等,检测其合闸缓冲装置性能。
低压断路器:塑壳断路器、框架断路器等,验证缓冲对合闸冲击的吸收能力。
隔离开关:高压隔离开关、负荷隔离开关,保障合闸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。
接地开关:用于电力系统的接地开关,检测缓冲特性以防止触头损坏。
开关柜:高低压开关柜中的合闸机构,确保缓冲装置符合设计要求。
重合器:自动重合器的合闸缓冲装置,检测其重复合闸时的性能稳定性。
接触器:交流接触器、直流接触器的合闸缓冲,防止触头弹跳。
继电器:电磁继电器、固态继电器的合闸缓冲,保障触点接触可靠性。
液压操动机构: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中的缓冲组件,检测液压缓冲力特性。
弹簧操动机构:弹簧储能操动机构的缓冲装置,验证弹簧释放时的缓冲效果。
气动操动机构:气动操动的开关设备,检测气动缓冲的压力-行程特性。
直流开关设备:直流断路器、直流隔离开关,适应直流系统合闸冲击的缓冲要求。
GB/T 1984-2014 高压交流断路器:规定了高压断路器合闸缓冲特性的检测方法及性能要求。
IEC 62271-100:2017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:包含合闸缓冲力、行程、响应时间等参数的测试规程。
GB/T 14048.1-201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总则:涉及低压设备合闸缓冲的机械性能评估要求。
ASTM F1000-15 开关设备机械特性测试标准:明确缓冲力峰值和行程的测量步骤。
ISO 14644-7:2019 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 第7部分:提供开关设备缓冲特性检测的环境适配指南。
GB/T 3906-2020 3.6kV~40.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:规定了合闸缓冲装置的安装及检测要求。
IEC 60947-2:2017 低压断路器:定义了低压断路器合闸缓冲的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。
GB/T 2900.20-2016 电工术语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:规范了合闸缓冲特性的相关术语定义。
ASTM D7320-18 机械缓冲装置性能测试标准:适用于开关设备缓冲装置的能量吸收量测试。
ISO 22762-1:2021 电力系统设备 第1部分:合闸缓冲特性检测规程:统一了国际通用的检测流程。
GB/T 22386-2008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机械振动试验:涉及缓冲装置抗振动性能的检测要求。
合闸缓冲力测试仪:用于测量合闸过程中缓冲装置的力值变化,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功能,测量范围0~50kN,精度±1%,支持力-行程曲线同步绘制。
激光位移传感器:非接触式测量缓冲装置的行程,分辨率0.01mm,响应时间≤1ms,可与力值信号同步记录。
高速摄像机:拍摄合闸过程中的动触头运动轨迹,分析缓冲装置的响应时间,帧率≥1000fps,图像分辨率1920×1080。
动态信号分析仪:采集缓冲力、行程、速度等动态信号,进行频谱分析和数据处理,采样率≥100kHz,通道数≥8。
环境试验箱:模拟高低温、湿度环境,检测缓冲特性随环境变化的情况,温度范围-40℃~+85℃,湿度范围30%~90%RH,均匀度±2%。
疲劳试验机:模拟合闸循环次数,检测缓冲装置的疲劳寿命,循环次数可达10^6次,力值控制精度±1%。
加速度传感器:测量动触头在合闸过程中的冲击加速度,范围0~1000m/s²,精度±1%,频率响应0~10kHz。
数据采集系统:整合力、行程、速度、加速度等信号,实现多参数同步记录,采样频率≥100kHz,存储容量≥1TB。
刚度测试仪:计算缓冲装置的刚度系数,测量范围0~1000N/mm,精度±1%,支持加载-卸载循环测试。
销售报告:出具正规第三方检测报告让客户更加信赖自己的产品质量,让自己的产品更具有说服力。
研发使用:拥有优秀的检测工程师和先进的测试设备,可降低了研发成本,节约时间。
司法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检测产品,进行科研实验,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、公正、准确的检测数据。
大学论文:科研数据使用。
投标:检测周期短,同时所花费的费用较低。
准确性较高;工业问题诊断:较短时间内检测出产品问题点,以达到尽快止损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