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温度分布测量:通过红外热像仪捕获目标表面温度场图像,显示温度分布差异。测量范围-20℃~1500℃,温度分辨率≤0.1℃。
温度异常点定位:识别目标表面温度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区域,标记异常点坐标。定位精度≤1mm(基于图像像素分辨率)。
热扩散速率检测:测量材料或组件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传递的速率。测试时间范围0~3600s,速率分辨率≤0.01℃/s。
热阻分析:计算目标物体在热量传递路径上的阻力,反映导热性能。热阻范围0.01~1000℃/W,计算精度≤1%。
温升趋势监测:记录目标在运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,分析温升速率。时间分辨率≤1s,温度采样率≥10Hz。
热平衡时间测定:测量目标从初始状态达到热稳定所需的时间。时间范围0~7200s,测定误差≤±5%。
局部过热缺陷识别:检测因故障(如短路、磨损)导致的局部高温区域。缺陷尺寸识别下限≤5mm,温度差阈值≥1℃。
材料热导率评估:通过温度分布计算材料的热导率,评估导热性能。热导率范围0.01~1000W/(m·K),评估误差≤2%。
设备运行热状态评估:综合温度分布、温升趋势等参数,评估设备运行的热稳定性。评估指标包括最大温度、平均温度、温度均匀性。
环境温度影响校正: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,得到目标真实温度。校正范围-40℃~80℃,校正精度≤0.5℃。
工业设备:电机、变压器、开关柜、轴承、泵类等旋转或静止设备,用于故障预警和维护。
建筑节能:墙体、屋顶、门窗的保温性能检测,识别热桥效应和保温层缺陷。
电力系统:输电线路、电缆接头、绝缘子的温度监测,预防过热引发的断电或火灾。
电子电器:电路板、电池、半导体器件的热分布分析,优化散热设计。
航空航天:飞机机翼、发动机部件、卫星组件的热状态评估,确保运行安全。
汽车行业:发动机、刹车片、电池包的温度监测,改善车辆性能和安全性。
医疗设备:医疗影像设备、激光治疗仪、高频电刀的热状态检测,保障设备正常运行。
轨道交通:列车牵引系统、制动系统、接触网的温度监测,预防热失效。
新能源领域:光伏组件、风力发电机、储能电池的热性能检测,提高能源转换效率。
材料研究:金属、陶瓷、高分子材料的热扩散、热导率等参数测试,支持材料开发。
ASTM E1862-21: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。
ISO 18434-1:2008:机械振动与冲击—红外热像法检测机械故障—第1部分:一般原则。
GB/T 29047-2012:红外热像法检测电气设备过热故障指南。
GB/T 31345-2014: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规程(红外热像法)。
ASTM E2582-14(2020):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建筑 envelope 热性能的标准实践。
ISO 20815:2008: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物热性能的标准方法。
GB/T 19870-2005: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(红外热像法)。
ASTM D4788-18: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桥梁混凝土缺陷的标准试验方法。
GB/T 26823-2011: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检测导则。
ISO 13187:2001:无损检测—红外热像法—总则。
红外热像仪:捕获目标表面红外辐射信号,转化为温度分布图像。用于表面温度分布测量、异常点定位等。
温度校准源:提供稳定的已知温度参考,校准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精度。用于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。
热阻测试仪:测量物体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阻力,结合热像数据计算热阻。用于热阻分析和材料热导率评估。
温升记录仪:连续记录目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,绘制温升曲线。用于温升趋势监测和热平衡时间测定。
环境温度传感器:测量检测环境的温度,用于校正环境对目标温度测量的影响。用于环境温度影响校正。
热扩散系数测试仪:通过热脉冲法测量材料的热扩散速率,配合热像数据评估热扩散性能。用于热扩散速率检测。
红外镜头:调整热像仪的焦距和视场角,适应不同大小目标的检测需求。用于提高小目标或远距离目标的温度测量精度。
数据处理软件:对热像数据进行分析,提取温度最大值、最小值、平均值等参数,生成检测报告。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呈现。
销售报告:出具正规第三方检测报告让客户更加信赖自己的产品质量,让自己的产品更具有说服力。
研发使用:拥有优秀的检测工程师和先进的测试设备,可降低了研发成本,节约时间。
司法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检测产品,进行科研实验,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、公正、准确的检测数据。
大学论文:科研数据使用。
投标:检测周期短,同时所花费的费用较低。
准确性较高;工业问题诊断:较短时间内检测出产品问题点,以达到尽快止损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