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性衰减速率:测定催化剂在连续反应条件下活性随时间的下降程度,参数包括初始活性保留率(%)、半衰期(h)、稳态活性(%)。
热稳定性:评估催化剂在高温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,参数包括高温(800~1200℃)处理后比表面积保留率(%)、晶相变化温度(℃)、烧结率(%)。
抗中毒性:检测催化剂对有害杂质(硫、磷、重金属、碱金属)的耐受能力,参数包括中毒后活性保留率(%)、毒物最大负载量(mg/g)、中毒速率(mg/g·h)。
机械强度:衡量催化剂抗磨损、抗冲击的能力,参数包括磨损率(%/1000转)、抗压强度(N/cm²)、破碎率(%)。
比表面积变化:监测催化剂使用前后比表面积的变化,参数包括初始比表面积(m²/g)、使用后比表面积保留率(%)、孔径分布偏移(nm)。
晶相结构稳定性:分析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晶相结构的变化,参数包括晶相纯度(%)、晶粒尺寸变化(nm)、晶格畸变率(%)。
抗积碳性能:评估催化剂抑制积碳生成的能力,参数包括积碳量(mg/g)、积碳速率(mg/g·h)、积碳类型(无定形/石墨化)。
活性组分分散度:检测活性组分(如Pt、Pd、Cu)在载体上的分散情况,参数包括分散度(%)、活性位点密度(个/nm²)、颗粒尺寸分布(nm)。
载体稳定性:测定载体(如Al₂O₃、SiO₂)在反应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,参数包括载体比表面积保留率(%)、载体孔隙率变化(%)、载体失重率(%)。
循环寿命:评估催化剂多次循环使用后的性能保持能力,参数包括循环次数(次)、循环后活性保留率(%)、循环后选择性变化(%)。
选择性保持率:检测催化剂在长期反应中对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变化,参数包括初始选择性(%)、使用后选择性保留率(%)、副产物生成率(%)。
水热稳定性:评估催化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,参数包括水热处理(100~600℃,湿度50~100%)后活性保留率(%)、比表面积损失率(%)、孔结构破坏率(%)。
汽车尾气催化剂:包括三元催化剂(TWC)、柴油车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)催化剂、颗粒捕集器(DPF)催化剂、汽油车颗粒捕集器(GPF)催化剂等,用于净化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、氮氧化物、 hydrocarbons等污染物。
工业催化材料:如炼油厂催化裂化(FCC)催化剂、合成氨(Haber-Bosch process)催化剂、甲醇合成(Cu-Zn-Al)催化剂、乙烯聚合催化剂等,应用于工业大规模化学反应过程。
环保催化剂: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降解催化剂、脱硝(SCR)催化剂、脱硫(H₂S氧化)催化剂、室内空气净化催化剂(如TiO₂光催化剂)等,用于工业废气、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处理。
能源催化剂:如燃料电池(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(PEMFC)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(SOFC))催化剂、电解水(析氢(HER)、析氧(OER))催化剂、太阳能光催化(水分解、CO₂还原)材料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(如LiFePO₄)等,应用于新能源转换领域。
化工中间体催化剂:如环氧乙烷(EO)催化剂(Ag/α-Al₂O₃)、苯酚(cumene process)合成催化剂(酸催化剂)、乙酸乙酯(酯化反应)催化剂(酸性树脂)、己内酰胺合成催化剂等,用于化工中间体的生产。
生物催化剂:包括酶催化剂(如脂肪酶、蛋白酶、纤维素酶)、微生物催化剂(如酵母菌、细菌、真菌)等,应用于生物发酵、生物制药(如抗生素合成)、食品加工(如酿酒、酸奶制作)等领域。
金属氧化物催化剂:如二氧化钛(TiO₂)、氧化锌(ZnO)、二氧化铈(CeO₂)、氧化铁(Fe₂O₃)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,用于光催化、氧化反应、催化裂化、脱硝等过程。
负载型催化剂:如负载在氧化铝(γ-Al₂O₃)、硅胶(SiO₂)、活性炭(AC)、分子筛(ZSM-5、Y型)上的贵金属(Pt、Pd、Rh)或非贵金属(Cu、Fe、Co、Ni)催化剂,应用于多种催化反应(如加氢、氧化、异构化)。
纳米催化剂:如纳米颗粒催化剂(如Pt纳米颗粒、Cu纳米颗粒)、纳米线催化剂(如TiO₂纳米线、ZnO纳米线)、纳米片催化剂(如MoS₂纳米片、g-C₃N₄纳米片)、纳米管催化剂(如碳纳米管(CNT)负载催化剂)等,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。
催化剂载体材料:如氧化铝(γ-Al₂O₃、α-Al₂O₃)、硅胶(SiO₂)、分子筛(ZSM-5、Y型、Beta型)、活性炭(AC)、碳化硅(SiC)、二氧化钛(TiO₂)等,用于负载活性组分的载体材料。
农业催化剂:如化肥生产中的硝酸铵合成催化剂(Pt-Rh网)、农药合成中的有机磷催化剂(如磷酸酯合成催化剂)、土壤改良用催化剂(如降解农药残留的催化剂)等,应用于农业化学品的生产和土壤处理。
医疗催化剂:如药物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(如不对称氢化催化剂)、医用材料表面修饰催化剂(如人工关节表面抗腐蚀催化剂)、药物降解催化剂(如体内毒素降解催化剂)等,应用于医药领域。
ASTM D5150-20:催化剂活性测试标准方法(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ctivity of Catalysts)。
ISO 11271:2019: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(BET法)(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 - BET method)。
GB/T 31590-2015: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试验方法(Test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for motor vehicle exhaust purification)。
ASTM D4058-20:催化剂磨损率测试标准(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ttrition Loss of Catalysts)。
ISO 18846:2016:催化剂热稳定性测定方法(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stability of catalysts)。
GB/T 23592-2009:柴油车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)催化剂性能试验方法(Test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o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(SCR) catalysts for diesel vehicles)。
ASTM D6761-20:催化剂抗中毒性测试标准(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oisoning Resistance of Catalysts)。
ISO 20975:2019: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(Test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of fuel cell catalysts)。
GB/T 19590-2004:车用催化转化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(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automotive catalytic converters)。
ASTM D7224-20:催化剂循环寿命测试标准(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ycle Life of Catalysts)。
GB/T 34500.2-2017:纳米材料表面电荷测定(Zeta电位法)(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charge of nanomaterials - Zeta potential method)(用于纳米催化剂分散性测试)。
ISO 13067:2017:催化剂颗粒尺寸分布测定(激光衍射法)(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catalysts - Laser diffraction method)。
固定床反应器:用于模拟催化剂实际反应条件(温度、压力、气体组成),进行活性衰减、抗中毒、循环寿命等测试,功能包括连续反应测试(时间可达数千小时)、温度控制(室温~1200℃,精度±1℃)、气体流量调节(0~1000mL/min,精度±1%)、压力控制(0~10MPa,精度±0.01MPa)。
比表面积分析仪(BET):采用氮气吸附-脱附法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、孔隙率、孔径分布等参数,用于评估热稳定性、比表面积变化、载体稳定性等,功能包括BET多分子层吸附分析(比表面积范围0.01~10000m²/g)、BJH孔径分布测定(0.3~500nm)、t-plot micropore分析(微孔面积、微孔体积)。
X射线衍射仪(XRD):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催化剂晶相结构,用于检测晶相稳定性、晶粒尺寸变化、晶相纯度等,功能包括晶相鉴定(匹配PDF卡片库)、晶粒尺寸计算(Scherrer公式,精度±0.5nm)、晶相含量定量分析(Rietveld法,误差≤5%)、晶格参数测定(精度±0.001Å)。
热重分析仪(TGA):在加热或恒温条件下测定催化剂质量变化,用于评估抗积碳性能、热稳定性、毒物负载量等,功能包括重量变化监测(精度±0.1μg)、热分解温度测定(误差≤1℃)、积碳量计算(通过高温氧化失重法)、毒物负载量分析(通过硫化物、磷化物失重法)。
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:通过电子束扫描观察催化剂表面形貌和结构,用于检测机械强度、载体稳定性、活性组分分散度等,功能包括高分辨率成像(≤1nm)、元素分布分析(EDS,检测限≤0.1wt%)、颗粒尺寸统计(软件自动分析,误差≤2%)、表面粗糙度测量(精度±0.1nm)。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(ICP-OES):测定催化剂中活性组分(如Pt、Pd、Cu、Fe)及毒物(如S、P、Pb、As)的含量,用于评估抗中毒性、活性组分分散度等,功能包括多元素同时分析(最多可测70种元素)、检测限(≤0.1mg/L)、定量分析精度(RSD≤2%)、基体干扰校正(软件自动补偿)。
程序升温还原仪(TPR):通过程序升温下的氢气还原反应分析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还原性能,用于评估活性衰减、热稳定性等,功能包括还原温度测定(误差≤1℃)、还原峰面积计算(活性组分含量,误差≤3%)、还原速率分析(动力学研究,如Arrhenius方程计算)、还原度测定(%)。
摩擦磨损试验机:模拟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情况,用于测试机械强度,功能包括可调转速(0~2000rpm,精度±1rpm)、磨损率计算(重量损失/转数,误差≤1%)、抗压强度测定(最大载荷1000N,精度±1N)、磨损表面形貌观察(与SEM联用)。
气体色谱仪(GC):分析反应产物组成,用于测定催化剂活性衰减速率、选择性保持率等,功能包括高灵敏度检测(火焰离子化检测器(FID)检测限≤1ppm,热导检测器(TCD)检测限≤10ppm)、多组分分离(毛细管柱,柱温范围-100~400℃)、定量分析(外标法、内标法,误差≤2%)、实时数据采集(频率≤1s)。
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:观察催化剂纳米结构(如活性组分颗粒、晶相晶格),用于检测活性组分分散度、晶相结构稳定性等,功能包括原子级分辨率成像(≤0.2nm)、晶格间距测量(精度±0.01nm)、纳米颗粒尺寸统计(软件自动分析,误差≤1nm)、选区电子衍射(SAED,用于晶相鉴定)。
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:集成了固定床反应器、气体预处理(净化、干燥)、产物分析(GC/MS、FTIR)等模块,用于全面评价催化剂活性、选择性、稳定性等,功能包括实时监测反应进程(数据采集频率≤1s)、自动切换气体组分(模拟中毒或循环条件)、多指标同时分析(活性、选择性、衰减速率)、数据自动处理(生成活性曲线、选择性曲线)。
销售报告:出具正规第三方检测报告让客户更加信赖自己的产品质量,让自己的产品更具有说服力。
研发使用:拥有优秀的检测工程师和先进的测试设备,可降低了研发成本,节约时间。
司法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检测产品,进行科研实验,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、公正、准确的检测数据。
大学论文:科研数据使用。
投标:检测周期短,同时所花费的费用较低。
准确性较高;工业问题诊断:较短时间内检测出产品问题点,以达到尽快止损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