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极材料颗粒形貌观察:分析过充后正极活性物质(如钴酸锂、三元材料)颗粒的完整性,统计500个颗粒的破裂率,误差≤5%。
正极材料晶界结构分析:表征过充后正极材料晶粒间晶界的宽度及元素偏析情况,晶界宽度测量精度≤0.1nm。
隔膜孔隙率变化测试:测定过充后隔膜(聚乙烯、聚丙烯)的孔隙数量及尺寸分布,孔隙率测量范围10%~90%,误差≤2%。
隔膜热收缩率测定:测量过充后隔膜在纵向(MD)和横向(TD)的收缩率,测试温度范围25℃~200℃,精度≤0.5%。
集流体表面腐蚀形貌分析:观察过充后铝箔(正极集流体)、铜箔(负极集流体)表面的腐蚀坑深度及分布,腐蚀坑深度测量精度≤0.01μm。
负极材料SEI膜厚度测量:表征过充后负极(石墨、硅基)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(SEI)膜的厚度变化,厚度测量范围10nm~1000nm,误差≤10%。
电池极片界面接触状态分析:评估过充后正极与铝箔、负极与铜箔的界面结合情况,统计界面剥离面积占比,精度≤3%。
过充后析出锂形貌观察:分析过充后负极表面析出锂的形态(树枝状、颗粒状)及分布密度,统计100μm×100μm区域内的析出锂颗粒数,误差≤10%。
电解质分解产物形貌识别:通过能谱分析(EDS)识别过充后电解质分解产生的固体产物(如Li2CO3、LiF)的形貌,元素检测下限≤0.1at%。
微观裂纹尺寸测量:测定过充后正极材料颗粒内部及跨颗粒的裂纹长度和宽度,裂纹长度测量范围1μm~100μm,精度≤0.5μm。
隔膜表面异物分析:观察过充后隔膜表面的金属颗粒、聚合物残渣等异物的形貌及成分,异物尺寸检测下限≤1μm。
锂电池正极材料:钴酸锂(LiCoO2)、镍钴锰三元材料(NCM)、磷酸铁锂(LiFePO4)等,研究过充后的颗粒破裂、晶界变化等形貌特征。
锂电池隔膜:聚乙烯(PE)隔膜、聚丙烯(PP)隔膜、PE/PP复合隔膜,分析过充后的孔隙结构、热收缩及表面异物情况。
锂电池集流体:正极用铝箔(10μm~20μm厚)、负极用铜箔(6μm~12μm厚),观察过充后的腐蚀形貌及界面结合状态。
锂电池负极材料:天然石墨、人造石墨、硅基复合材料(Si/C),表征过充后的SEI膜厚度及析出锂形貌。
动力电池组件: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单体(圆柱、方形、软包)及模块,分析过充后的极片、隔膜微观形貌变化。
消费类电池: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用锂离子电池,研究过充后的失效形貌特征(如正极颗粒破裂、隔膜穿孔)。
储能电池:大规模储能用锂离子电池(≥100Ah),评估过充后的材料形貌演变对电池循环寿命及安全性能的影响。
固态电池:固态电解质(如硫化物陶瓷)及电极界面,分析过充后的形貌变化及界面稳定性(如界面裂纹、电解质分解)。
电池回收材料:退役锂电池拆解后的正极材料(如NCM523)、负极材料,分析过充对其形貌及再利用性能的影响。
新型电池材料:高容量正极材料(如富锂锰基)、高倍率负极材料(如钛酸锂),研究过充后的微观形貌演变规律。
GB/T 33829-20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微观形貌测试方法(扫描电子显微镜法):规定了用SEM分析正极材料颗粒形貌的试样制备、测试步骤及结果表示。
ASTM E2016-1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金属及合金的标准指南:用于指导TEM分析正极材料晶界结构的操作流程及数据处理。
ISO 13766-1:2018 电池隔膜 第1部分:孔隙率和透气度的测定:规定了隔膜孔隙率的测试方法(液体浸泡法、气体渗透法)及精度要求。
GB/T 24533-2009 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率测试方法:明确了隔膜热收缩率的测试温度、时间及计算方法(纵向、横向收缩率)。
ASTM B487-19 金属材料表面腐蚀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标准方法:用于集流体表面腐蚀形貌的SEM分析,包括试样制备(清洗、干燥)及图像分析。
ISO 20565-1:2018 锂电池负极材料 第1部分:SEI膜厚度的测定(透射电子显微镜法):规定了用TEM测量负极SEI膜厚度的试样制备(切片、染色)及测量方法。
GB/T 31484-2015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用铝箔表面质量要求及测试方法:明确了铝箔表面腐蚀坑深度、粗糙度的测试方法(SEM、AFM)。
ASTM D7996-15 聚合物材料微观裂纹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(扫描电子显微镜法):用于正极材料、隔膜微观裂纹的SEM分析,包括裂纹长度、宽度的测量。
ISO 14644-1:2015 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 第1部分:空气洁净度等级划分:规定了样品制备环境的洁净度要求(如100级、1000级),避免外界污染。
GB/T 18287-2013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:参考其中过充条件(如1.2倍额定电压、持续2小时)的设定,用于检测样品的过充处理。
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(FE-SEM):高分辨率成像设备,用于观察正极材料颗粒形貌、集流体腐蚀形貌、隔膜表面异物等,分辨率≤1nm,放大倍数范围10×~1,000,000×,支持能谱分析(EDS)联用。
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:用于分析正极材料晶界结构、负极SEI膜厚度、析出锂形貌及电解质分解产物,点分辨率≤0.2nm,线分辨率≤0.1nm,支持选区电子衍射(SAED)及能谱分析。
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(LSCM):非接触式三维成像仪器,用于测量隔膜孔隙尺寸分布、微观裂纹长度及集流体表面粗糙度,纵向分辨率≤0.1μm,横向分辨率≤0.5μm,支持3D重构。
热机械分析仪(TMA):用于测定隔膜热收缩率,通过加热试样并记录长度变化,温度范围-150℃~1000℃,长度测量精度≤0.1μm,支持动态热机械分析(DMA)模式。
能谱仪(EDS):与SEM、TEM联用的元素分析设备,用于识别电解质分解产物、集流体腐蚀产物的元素组成,元素检测范围B~U,检出限≤0.1at%,支持面扫描、线扫描及点分析。
电子背散射衍射仪(EBSD):与SEM联用的晶体结构分析设备,用于分析正极材料的晶粒取向、晶界类型(如小角度晶界、大角度晶界),空间分辨率≤0.5μm,取向精度≤0.5°。
原子力显微镜(AFM):用于表征负极材料表面粗糙度、SEI膜三维形貌及隔膜孔隙深度,垂直方向分辨率≤0.1nm,水平方向分辨率≤1nm,支持接触模式、轻敲模式。
孔隙率测试仪(气体渗透法):用于测量隔膜孔隙率及透气度,通过气体透过率计算孔隙率,测试范围10%~90%,误差≤2%,透气度范围10~1000s/100ml(Gurley法),支持自动试样夹持。
销售报告:出具正规第三方检测报告让客户更加信赖自己的产品质量,让自己的产品更具有说服力。
研发使用:拥有优秀的检测工程师和先进的测试设备,可降低了研发成本,节约时间。
司法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检测产品,进行科研实验,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、公正、准确的检测数据。
大学论文:科研数据使用。
投标:检测周期短,同时所花费的费用较低。
准确性较高;工业问题诊断:较短时间内检测出产品问题点,以达到尽快止损的目的。
国家标准
行业标准
地方标准
国际标准
其他标准
*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yjssishiqi.com/showinfo-4-1879-0.html
上一篇:过充电压阈值温度系数校准
下一篇:保护信号滤波特性检测